“傅超武” 共找到 “10” 个相关影视

金色的晚秋
正片

1983  

6

金色的晚秋

  导演:傅超武 徐伟杰
  编剧:王迪 段承滨
  摄影:查祥康
  美术:李华忠 宁福亭
  作曲:萧珩
  录音:黄东萍
  剪辑:沈传悌
  化妆:王汉庸 糜子德
  服装:王海娣
  道具:何文耀
  照明:范一天
  置景:朱产芳
  绘景:娄忠国
  拟音:过敏
  烟火:苏雄飞
  副导演:宋宁奇
  副摄影:邬烈康
  特技设计:肖镇
  特技摄影:孔基成
  制片主任:陈俊扬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王永吉
  2主要演员
  吕玉堃.... 杜剑
  张宪.... 陈庄
  石维坚.... 苏海鹏
  李雪红.... 李曼
  高淬.... 秦玉兰
  赵娜 .... 陈小娟
  于扩.... 苏羽
  迟重瑞.... 杜明光
  祁明远.... 梁国光
  赵新.... 陈小宁
  张闽.... 苏玫
  战车.... 高学宽
  3电影内容介绍
  海南钢铁联合公司铁厂经理陈庄,接到一份急电:公司经理杜剑旧病复发,不得不中断在国外的考察,提前回国。他深为自己生...

香飘万里
正片

1959  

7

香飘万里

  角色 演员 备注
  吕华明 卫禹平 ----
  刘念本 穆宏 ----
  高蓝 上官云珠 ----
  孟少德 韩非 ----
  周主任 白穆 ----
  指导员 冯笑 ----
  连长 史久峰 ----
  乌娃 苏茵 ----
  杨工程师 于飞 ----
  技术员 凤凰 ----
  老钱 于冲 ----
  老猎人 江山 ----
  售票员 蒋逸芳 ----
  姑妈 宣景琳 ----
  1958年,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人们在为新生活努力工作着。
  上海的一家化工原料站,登门催货的顾客络绎不绝,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化工原料站的吕华明带领着考察队赴云南边疆寻找香精之母——香芳草。
  他们来到云南某城市的植物研究所听取意见,但植物研究所的杨工程师却非常肯定地说,云南根本不生长这类野生植物,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浇了一盆冷水。
  鼻子专家刘念本完全同意杨工程师的意见,认为只...

前方来信
正片

1958  

2

前方来信

  片名:前方来信
  导演:傅超武
  编剧:傅超武
  摄影:姚梅生
  录音:黄东萍
  美工:何瑞基
  剪辑:张驾珊
  化妆:陈焰
  作曲:黄准
  副导演:田野
  制片:陶由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指挥:陈传熙
  上映:1958年
  色彩:黑白
  片长:1780米
  语言:汉语普通话
  申志兰 蒋天流 ----
  妈妈 范雪朋 ----
  张书记 齐衡 ----
  王辉 张伐 ----
  刘桂英 束荑 ----
  志愿军代表 金乃华 ----
  志愿军代表 冯笑 ----
  赵老头 江山 ----
  周大叔 于冲 ----
  小胡 曾昌 ----
  邮递员 于明德 ----
  本片根据李准小说改编。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永清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积极地报名 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临行前嘱咐新婚的妻子申志兰:“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入党,好好照顾妈妈。”
  志兰不仅是个好军属,也是个生产上的能手,田...

战船台
正片

1975  

4

战船台

  根据上海话剧团同名话剧改编。 70年代初,在党的“九大”路线指引下,大江造船厂的工人干部雷海生提出了在小船台上建造万吨轮的倡议,受到党委和全厂职工的热烈支持。厂革委会副主任赵平思想保守,不相信新生事物。雷海生依靠老工人王大船和青工沈玲娣,团结技术员高维舟等广大群众,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利用水下延伸部分解决船台不够的困难。技术组长董逸文表面支持造万吨轮,暗中却进行破坏。他利用赵平的保守思想,抢先抛出一个所谓“化整为零”的方案,被雷海生识破,但赵平竭力为董辩护,直到党委决定采用雷海生的方案后,赵平的思想仍旧不通。在万吨轮即将完工时,董逸文终于下了毒手,使一百多吨重的尾部分段在起吊时出了事故,在雷海生奋不顾身的抢救下,才避免了严重的后果。事故之后,董逸文一面把事故责任嫁祸于高维舟,一面鼓动赵平把未完工的万吨轮推下水。赵平仍无警觉,听信董逸文的谗言,不顾王大船...

海港
已完结

1972  

8

海港

  新中国建立起来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兄弟手拉手,心连心,这正是伟大领袖所说的国际主义的义务。紧张忙碌的海港码头,一批又一批稻种和小麦闯入船舱,即将作为援建物资跨过重洋,送到兄弟国家手中。装卸工人们干劲十足,争分夺秒,热火朝天,充满了社会主义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然而在他们中间,青年工人韩小强(周卓然 饰)却对自己的工作不以为然。他百无聊赖,虚以委蛇,于是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另一方面,潜伏在革命队伍中的钱守维(艾世菊 饰)将玻璃纤维混入小麦中,妄图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关键时刻,装卸大队党支部书记方海珍带领同志们加班加点,力挽狂澜……
  本片根据上海京剧团创作的同名剧目改编。

金沙江畔
已完结

1963  

2

金沙江畔

  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金沙江畔藏族地区,国民党勾结大土豪仇万里,企图阻挠红军渡江北上。仇万里让爪牙假扮红军劫走土司桑格的独生女珠玛, 挑拨土司和红军的关系。 红军则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救出珠玛,渡金沙江开拔到藏区边界。仇又抢先潜入藏区。言称珠玛已被红军所杀 ,提供弹药武器让土司打 红军。为揭破敌人谣言,红军指导员金明带一个班掠送珠玛回家。但奉命给土司送信的战士被敌人杀害。 危急时刻,金明冒险上山与土司谈判,土司信疑参半,派亲信下山探看虚实。不料使者又遭仇万里暗算,他带伤到红军驻地,说明情况。在仇万里的唆使下,土司正要杀害作为人质的金明,珠玛带红军赶到,向土司揭露了敌人。 仇万里慌忙逃窜,坠人金沙江毙命。红军打通了道路,继续北上。

火红的年代
正片

1974  

9

火红的年代

  1960年代初期,国内外敌对势力针对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展开了反华大合唱,并对我国实行全面经济封锁。钢铁厂炉长赵四海(于洋 饰)在党委书记王坚(郑大年 饰)支持下,承接了我海军特种合金钢的生产任务,他带领攻关小组日以继夜地试炼,决心炼出“争气钢”,打击“帝修反”。厂长白显舟(温锡莹 饰)却迷信外国专家,想用进口合金来完成冶炼,暗藏的阶级敌人应家培(张雁 饰)也借机进行破坏活动。由于试炼炸炉,老工人田师傅(娄际成 饰)受了重伤,白显舟趁机让赵四海停职检查,赵四海和广大工人对白显舟的错误决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争气钢”出炉了......

平鹰坟
正片

1978  

1

平鹰坟

  山东虎崔镇恶霸地主张万庆和他的儿子张继祖残酷拷打佃户胡庆奎。石匠吕镇山因代胡庆奎还债,而得罪了张继祖。一天,张继祖携带鹰犬来到吕镇山家借故挑衅,吕镇山的大儿子吕明松忍无可忍,打死恶鹰。张万庆假借所谓"公议"的名义杀一儆百,判罚吕镇山为死鹰披麻戴孝,捧牌位出鹰殡,筑鹰坟,树鹰碑,将早就想占有的吕镇山的2亩6分地折价为鹰的殡葬费判给张继祖。这一切引起群众和吕镇山的反抗。张继祖将吕镇山打昏,以将吕明松和胡庆奎暗害,却散布谣言说他们烧了张家的房子逃跑了,并扬言要将吕镇山全家抓去下狱。吕镇山的妻子走投无路悬梁自尽。吕镇山悲愤地刻下"我要地"、"报仇雪恨"的石碑,埋在被抢走的地里,把小儿子托给胡庆奎的妻子,只身出走。10年过去了,虎岭镇解放了,吕镇山回来了,他和儿子重逢,与土改队长燕永红接上了党组织关系,并担任农会会长。张万庆暗中收买了已经打入我政权内部担任了副...

蓝光闪过之后

正片

1979  

5

蓝光闪过之后

  1976年7月,盛夏时节。露天晚会曲终人散,人们纷纷回到各自家里,强忍暑热,慢慢入睡。突然,蓝光闪烁、大地轰鸣,一场数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发生了,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邢惠明(赵联 饰)从废墟里艰难的爬出,绝望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庄静娴(贺朔华 饰)如约赶赴约会的桥头,泪眼中已是桥断路陷,哪里还有未婚夫小孟(丁嘉元 饰)的影子。绝望过后,人们开始自救互救,共度难关。市委书记唐晖(张伐 饰)和幸存的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他委托邢惠明把抚养孤儿的重担挑起来。党中央派人民解放军赶赴震区救灾,郭强(宦荣 饰)、郭晓(杨阳 饰)被子弟兵救出,他们的父亲则在救助他人时不幸牺牲。不久,一座崭新的育红学校成立了......

家庭问题
已完结

1964  

6

家庭问题

  根据胡万春同名小说改编。 某钢铁厂的工段长杜师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福新是一个钳工,与杜师傅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小儿子福民刚从技术学校毕业回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可是就在当天晚上,杜师傅发现福民对劳动有不正确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福民看不起工人,说工人的手像锉刀看见爸爸送他的新帽子,嫌太土气,怕压坏了他的飞机头。杜师傅意识到自己过去对福民在生活上照顾太多,对他的思想教育放松了。恰巧,福民分配到杜师傅领导的车间当见习技术员杜师傅为了帮助儿子克服缺点,把儿子培养成工人阶级的接班人,就和李厂长商量,决定让福民到车间当工人,以便在劳动中锻炼提高。这一天,福民来到车间,杜师傅叫福新教他敲榔头,练基本功。福民心不在焉,敲疼了手,狠狠地将榔头摔在地上,不干了。杜师傅叫他拾起榔头,责备地说:“你还不害臊!工人丢榔头,就是战士丢武器,你想做逃兵!”福民回到家里,向母亲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