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声” 共找到 “5” 个相关影视

行路难
已更新至2集

1983  

5

行路难

  通过一位矿长顶住压力,为旷工修路的故事,歌颂了敢于勇猛冲击的勇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端正党风的重要性和煤炭战线改革的迫切性。

秦淮八艳
最新更新

1991  

6

秦淮八艳

  十里秦淮,这红极一时的仙都乐土,是胭脂染红的,美酒映红的,鲜血染红的。河旁妓家临次,水中火龙灯船。多少宗室王孙、公侯名士在这里传歌唤月,醉卧红袖,或慷慨陈词,结党明志。清代一个画家画出了最出名的八个青楼女子,于是有了“秦淮八艳”之称。
  马湘兰生于一五四八年,她相貌虽不出众,但秉性灵秀,能诗擅画,是明代著名的女诗人,女画家。有关她的许多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寇白门,就是以其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豪爽兼古侠士风为世人称道,列为“八艳”之一。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妓,她天生丽质,才艺双绝,有关吴三桂为她引清兵入关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卞玉京,又名卞赛,出生宦门,因父早亡,姐妹二人沦为歌伎。卞玉京虽才华出众,但终不得意,后在苏州皈依道观。

六十年代第一春
正片

1960  

1

六十年代第一春

  上海大华带钢厂生产中有几道工序都靠繁 重的体力劳动操作。新任厂党支书兼厂长 的杨光沛,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技术革新 的重要性。但他在实现全厂机械化的工作 中,未能依靠群众,只靠少数几个人。
  1959年冬,青工王炳生发明创造了自动走 边机,杨光沛未给予重视。1960年春,志 成厂实现了机械化,改变了落后的面貌, 使大华厂很受震动。
  区委召开学习志成厂、赶超志成厂的大会 。大会上,同行业纷纷提出先进指标。大 华厂本想提“五一”国际劳动节实现全厂机 械化,杨光沛在发言前曾征得老工人金海 师傅的拥护,但厂里另一位最有技术的师 傅顾阿品提出异议,因为他一直主张国庆 节实现全厂机械化。
  大会以后,杨光沛从与区委工业部林部长 的谈话中得到启示:搞技术革命是工人摆 脱繁重的体力劳动、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 的愿望和要求,如果发动群众,就能取得 胜利。回厂后,他马上提出方案...

枯木逢春
正片

1961  

8

枯木逢春

  解放前,江西血吸虫病肆虐,方老爹(钱千里 饰)、方妈妈(上官云珠 饰)一家逃难来到浙江,怎知这里也是该病重灾区。不久,方老爹病死异乡,儿子冬哥(徐志骅 饰)被抓丁,童养媳苦妹子(尤嘉 饰)无奈之下另嫁他人。解放后,党和**为了根治血吸虫,成立了血防站,并从上海派来医生指导群众群防群治。此时苦妹子的丈夫已患病死去,她自己也患了病,在血防站意外重逢失散多年的冬哥,两人述说离别之苦,冬哥对她的遭遇充满同情。方妈妈也终于见到失散十年的苦妹子,当知苦妹子患了血吸虫病,她十分揪心,因担心儿子也被感染,她劝儿子离开此地,但善良的冬哥不愿放弃他深爱着的苦妹子。毛主席视察病区后,全国组织有关行业下大气力,采取标本兼治,苦妹子有救了......

霓虹灯下的哨兵
电影解说

1964  

4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上海解放后,解放军某部八连接受了在南京路执勤的任务。三排长陈喜(马学士 饰)经不起资产阶级“香风”熏染,瞧不起乡下来看他的妻子春妮(陶玉玲 饰),看不惯脸长得黑的八班长赵大大(袁岳 饰),逐渐丢掉了我军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上海籍新战士童阿男(廖有梁 饰)自由主义思想严重,不请假私自外出,受到连长鲁大成(宫子丕 饰)批评后,竟扬长而去。八班长赵大大则看不惯上海滩的乌烟瘴气,坚决要求上前线去。指导员(徐林格 饰)针对连队出现的种种问题,感觉到问题严重,决定遵照毛主席教导,开展阶级教育,请来老工人讲述在旧上海所遭遇的种种苦难,并使战士们认清在和平时期中也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