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东” 共找到 “15” 个相关影视

鞍钢在建设中
正片

1954  

9

鞍钢在建设中

  片名:鞍钢在建设中
  编导:覃珍、王映东
  摄影:程默、陈民魂、包万俭
  作曲:吕其明
  年份:1954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概要
  鞍山钢铁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有采矿、选矿、炼铁、炼钢、钢材、化学工业等几十个生产部门。鞍钢工人永远记着中国工人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鞭挞下进行奴隶劳动和资源被掠夺的历史。
  1948年解放时,鞍钢是一片废墟,国内外反动派都嘲笑我们只能在炼铁炉旁种高粱。鞍钢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使鞍钢恢复了生产。到1951年底,鞍钢生产效率就达到并远远超过了日本统治时期的最高水平,为祖国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了帮助鞍钢发展,苏联专家付出了劳动,他们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设备。鞍钢的产品支援了全国的建设事业。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正片

1976  

7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本片缀制于1976年。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三天后,当总理的灵车驶经长安街,驶往八宝山的时候,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伫立在街旁,目送总理。新影的摄影师不顾当时“四人帮”的禁令,全程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并会同其他悼念活动的影象一起,制作成了《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即《十里长街送总理》)。
  本片于1977年公映时在全国起了巨大地轰动。寒风凛冽的十里长街,记录下人们对总理的不尽思念;时至今日,此片依旧魅力不减,网上有朋友称:“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江苏淮安人,字翔宇。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1917年留学日本。1920—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

漫步留园
正片

1985  

1

漫步留园

  片名:漫步留园
  系列名:《愉快的旅行》第十辑
  编导:王映东
  摄影:张舜琦
  影片本数:2
  色别:彩色
  出品年:1985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中国有句古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影片展示了苏州留园的美丽景观,它表现了我国古典园林含蓄而不直露的艺术手法。留园处处有景,不留空白,主要景区是山池林木,池边有楼、榭、亭、轩等建筑。留园四季有花,盆景也是游人的观赏内容之一。墙上的洞门空窗,形成各式画框,这也是一种造景手法。影片还介绍了游廊、厅堂的作用以及三块太湖石的传说。留园代表了典型的苏州园林小巧精致的艺术特色,让游人在闹市中享受到山水园林之声。
  ()

难忘的十六天
正片

1991  

7

难忘的十六天

  编导: 张庆鸿 王映东 段洪
  摄影: 王瑜本 杨之举 俞乐观 等
  亚运会期间,中央新影拍摄了九集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分别为《亚运之魂》《群星灿烂》《亚洲猛士》《东方神韵》《明珠生辉》《亚运新村》《青春旋律》《球场风云》《欢乐今宵》,将隆重的开、闭幕式,赛场上的竞技争夺、精彩瞬间,赛场下的纯洁的友谊,通过既各自成章又互相联系 的系列短片展现在观众面前,用胶片记录了北京亚运会的辉煌篇章。()
  亚运之魂: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第一集
  群星灿烂: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第二集
  亚洲猛士: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第三集
  东方神韵: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第四集
  明珠生辉: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的十六天》第五集
  亚运新村:亚运系列纪录片《难忘...

27届世界乒乓赛
正片

1963  

7

27届世界乒乓赛

  片名:27届世界乒乓赛
  编辑:王映东
  摄影:苏中义、沈杰
  解说:张之
  影片本数:9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介绍
  《27届世界乒乓赛》是可以放映一个半小时的大型纪录片,它纪录了我国乒乓健儿的重大胜利。1963年4月5日至14日,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中国队获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庄则栋获男子单打冠军,张燮林和王志良获男子双打冠军。同时还获得二项亚军和五项第三名。

刘主席访问缅甸
正片

1966  

8

刘主席访问缅甸

  1966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1966年4月,国家主席***和夫人王光美访问缅甸。

毛主席在***住过的地方
正片

1977  

10

毛主席在***住过的地方

  编导:王映东、王永宏
  摄影:庄唯、靳敬一、沈杰
  音乐:肖远、郭闯
  剪接:刘云英、张岳林
  录音:张世明
  美工:苏平
  解说:田洪涛
  影片本数:2
  色别:彩色
  出品年:1977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北京的***是毛主席居住过的地方。从1950年到文革前夕,毛主席一直住在丰泽园,住房的外间是餐厅,里间是办公室兼卧室,这里有毛主席用过的笔墨纸砚,床上放满了书籍。毛主席常在院子里给警卫战士们讲课,教他们学文化。文革开始后,毛主席搬到游泳池边的新住所,常常在这里游泳。毛主席在书房里博览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也在这里召开政治局会议,并会见外国领导人。毛主席的卧室简朴,毛巾、拖鞋、睡衣都用了好多年。毛主席病重时还在看书、看文件,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来自农村的报告

正片

1984  

3

来自农村的报告

  1978年,凤阳小岗村在全国率先搞起“大包干”,并在全国得到推广后,淮河两岸乃至全国各地,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1982年10月,王映东导演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在凤阳等地独自一人深入百姓,历时四个月走访调研。1983年2月,王映东率领摄制组开机拍摄,采用当时极少采用的录制同期声的方式,耗时两年完成时长70分钟的纪录片《来自农村的报告》。1984年9月,作为向建国35周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5周年献礼片,该片公映,引起了巨大轰动,反响强烈。从此,凤阳小岗村进行“大包干”的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

公社自有回天力
正片

1964  

8

公社自有回天力

  1963年秋天,黄河海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等省的广大地区,经历历史上少见的特大水灾,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困难,由于有党的领导,有国家的统一支援和集体力量做靠山,灾区人民坚决生产自救,苦战十个月,取得了丰收。影片拍摄了这一场战斗,反映了人民公社的强大生命力和灾区人民忘我劳动的大无畏精神

柬埔寨纪行

正片

1959  

7

柬埔寨纪行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柬埔寨国王苏勒马里特接见中国首任驻柬埔寨大使王幼平。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在1958年11月独立节的庆祝会上说:“柬埔寨坚持和平中立政策,争取独立和繁荣是全体柬埔寨人的愿望。”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的皇宫建筑。柬埔寨古都吴哥。曾访问过中国的柬埔寨皇家舞蹈团。送水节是柬埔寨最大的传统节日,全国放假三天,在湄公河上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湄公河是柬埔寨最大的河流,水产极其丰富。

在和平建设的岗位上

1955  

6

在和平建设的岗位上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本片获1949—1955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短纪录片三等奖。1956年,中国选送《在和平建设的岗位上》《农业合作化高潮》等多部纪录片参加印度尼西亚日惹电影展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火热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