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景壬” 共找到 “9” 个相关影视

餐桌上的陌生人
正片

2016  

2

餐桌上的陌生人

  “如果婚姻是这样的,我宁愿单身一辈子!”
  非常走心的台湾系列广告:
  如果你爱TA,就千万不要让婚姻生病,珍惜!

伊莎贝尔12星座求婚攻略
正片

2009  

6

伊莎贝尔12星座求婚攻略

  这是台湾 ISABELLE(伊莎贝尔)喜饼广告12星座求婚篇,此广告荣获了2010龙玺全场大奖,感动全台湾。伊莎贝尔的十二星座,利用不同星座的性格来诠释求婚的重要时刻,透过融合现代浪漫与真实生活的电影感手法,让12支广告都能以真实又浪漫的情怀,获得渴望结婚的适婚男女的喜爱与共鸣,让商业性的话题转变成生活关心的议题,加深消费者对伊莎贝尔品牌的好感度,进而提升销售业绩。
  “实在很棒,让我非常嫉妒,我真的希望这个作品是自己做的!” 本届龙玺环球华文广告奖的评委主席杨耀淙如此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系列作品的喜爱之情。敏锐的洞察力,加上文案、剪辑、配乐的完美融合,十二星座从开评之初即深深吸引了所有评审。十二星座捧回全场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伊莎贝尔是台湾非常知名结婚喜饼的老品牌,其slogan『我们结婚吧!伊莎贝尔』也早已家喻户晓。然而,由於这一、两年来许多适婚男女越...

丈夫的秘密简讯
正片

2016  

7

丈夫的秘密简讯

  张钧甯同蓝正龙主演的这部家庭短片是台湾 BenQ投影机“恋家三部曲”的第一部。
  片子细致琐碎,十分日常。与此同时,一人分饰多角的设定又在写实的故事设定下,增添了一笔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总体看来,被日常磨平棱角,婚姻变得平淡时,是投影机拯救了家庭,让夫妻二人重拾情感温度。

妈妈的孤军奋战
正片

2016  

7

妈妈的孤军奋战

  张钧甯同高英轩主演的这部家庭短片是台湾 BenQ投影机“恋家三部曲”的第二部。
  在第一部《丈夫的秘密简讯》缓解了夫妻之间的微妙情感之后,罗景壬导演又将目光聚焦在父母与小孩之间的矛盾。夫妻二人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工作忙的不亦乐乎很难兼顾小孩。像很多现实中的夫妻一样,张钧甯选择把小孩交给老人来带。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小宝贝所期望的,故事的高潮也随着小宝贝的泪水席卷而来。
  影片有一个不错的结尾,一家人互相体谅,日子平静而温暖!

艾莉丝的婚礼
正片

2016  

4

艾莉丝的婚礼

  这支沃尔沃的全新故事片由曾数度获得重要广告大奖的台湾著名广告导演罗景壬拍摄,演员张钧甯和梁修身、梁正群父子出演。讲述了一段由“婚礼”为线索牵出的父女情深的故事。
  小时候,她是父亲宠爱下的小公主,是大人们婚礼上的“专职”花童。父亲为她创造了安逸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她的儿时恍如童话。长大后,患病的父亲成了需要照顾的大孩子,在关心父亲的过程中,她为自己和父亲书写了新的童话。这一次,不再是花童的女孩,终于走在为自己铺就的红地毯上。所幸,当初牵着自己的那个人,还在身边。

我们的精神角落
正片

2016  

10

我们的精神角落

  “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这是豆瓣首部品牌影片的第一句台词,也是豆瓣十年来首次通过影像与大众沟通的第一句话。
  这是一首影像诗,也像一个寓言故事,所以愿你带着阅读诗的心情来观看它。多年来,豆瓣对受众的理解,抑或自我解读,都将通过这幕主观视觉化的影像纪录得以告白释意,并还原为别具意义的画面与声音,袒露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人穿梭自我精神世界的旅程,也是一群人交换精神感受的心声。如果你在影片中,看见自己的影子,你可以说自己很豆瓣;如果你在影片中,看见一群人的模样,那他们,就是豆瓣,就是我们的精神角落。
  豆瓣首部品牌影片《我们的精神角落》
  除了一个小秘密
  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Other than a small secret
  I'm just an ordinary person
  
  我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世界也拥抱我
  I embrace ...

这是我们的原色
正片

2015  

8

这是我们的原色

  574《这是我们的原色》广告分为女生和男生两个版本,前者表现了一位救护人员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救赎,后者则是一位男学生的自我质疑与挣扎。有趣的是,两位主角认识自己的方式都有些“剑走偏锋”:女生“杀死”了在恋爱中自卑懦弱的自己,完成又一次成长;男生则用离开考场寻找自己的旅程,明白人生处处都是考试,真正的成长是逼迫自己迈入成熟。

记忆的红气球
正片

2015  

1

记忆的红气球

  一个思念妈妈,却不知道妈妈已经去世的小男孩,一个即将结束35年职业生涯的911接线警察。这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小男孩深夜一通报案电话,开启了一段温馨感人的故事。

记忆月台

正片

2013  

8

记忆月台

  这是金士顿(Kingston)的品牌微电影,改编自英国真实感人故事。一句”Mind the gap”的地铁广播,让一位老妇人守候月台数年,当广播的声音被换成电子系统,她的请求背后隐藏了什么故事……这部真挚动人的广告《记忆月台》其实是改编自英国BBC报导的地铁遗孀请愿新闻。Margaret McCollum与演员丈夫Oswald Laurence在这个地铁站相遇,“Mind the gap”(小心月台间隙)是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后来两人恋爱、交往、结婚生子,牵手走过40个年头。Oswald Laurence录制的“Mind the gap”从1950年代后就开始在伦敦地铁北线播放,2007年Oswald因心血管疾病过世。“我知道就算他走了,只要我想他,我随时可以走去听他的声音。”Margaret 说。但是新的PA数位系统装设后,Oswald的声音便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