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菊贞” 共找到 “9” 个相关影视

心靈好手
最新更新

2004  

7

心靈好手

  描述手足畫家謝坤山的故事...

稻浪上的梦想家
HD

2022  

10

稻浪上的梦想家

  《稻浪上的夢想家》是一部60分鐘紀錄片。故事起點,從一粒米說起。台東池上米廠之子梁正賢,外人眼裡,不像糧商。20年前,他為推動有機米栽種,連續8年,每年虧損400萬;再為一張僅僅3乘以5公分大小的產地標章,每天一睜開眼,起身吵架,一身是膽地力抗龐大利益,爭取到全台第一張專屬米的身份證明。20 年下來,池上盛產好幾屆冠軍米農,池上米價攀上全台最高價,大幅翻轉農民生活。再後來,每年的秋收藝術節,讓地處台灣東南一隅的池上,登上國際期刊,吸引遊客慕名而來,從而變身不一樣農村。
  池上的美,不只天堂路與金城武樹,而是這片遼闊無人為建設切割的數百公頃稻田裡,孕長出來的土地與人、人與人之間的深厚世代情。
  紀錄團隊以兩年半時間,走進農民生活,紀錄不同世代農民種植有機米歷程,也紀錄下池上四季風貌。從插秧、成長、結穗到收割,無言而喻池上蛻變與發展,從種稻開始改變到藝術扎根...

再见,杨德昌
正片

2008  

6

再见,杨德昌

  楊德昌導演,開創了台灣新電影的新頁,卻在創作顛峰期,帶著感慨和憤怒選擇拒絕媒體,也為台灣影壇留下一段充滿驚嘆號的火花。2007年楊德昌導演真的離開了大家,我們不捨、也嘆息,但台灣電影不能失去楊德昌,因此這部短片希望能夠與所有影迷一起「再見.楊德昌」。
  Edward Yang, who created Taiwan New Wave Cinema, had left Taiwan at climax of his movie career. However he really left this world in 2007. For memorizing his achievements, we made a short film at this one year anniversary with all fans of Yang’s. Farewel...

白鸽计划
正片

2002  

10

白鸽计划

  1980年代初期,台湾电影面临港片大举入侵,本土军教片、琼瑶电影也无法再吸引观众。加上中美断交、美丽岛事件等政治冲击,一群年轻导演开始将自己的故事作为创作轴心,在电影世界提前解严。新电影时期的作品就像一部部保存台湾黄金岁月的纪录片,然而这样的精彩时刻也在「台湾电影宣言」发表后走向茫然。本片透过丰富电视频段和影人访谈,带领观众回顾台湾新电影的缘起与灿烂。

银簪子
正片

2001  

10

银簪子

  民国三十八年,国民**从大陆撤退台湾,带来了六十万大军,他们以为不久就能反攻大陆回家了。没想到一呆四十年,两岸才开放。于是,这群老兵成为台湾与大陆间最尴尬的一群人!导演的父亲也是老兵,而导演老奶奶的一支银簪子,则让导演走进了父亲的世界……

南方,寂寞铁道
正片

2022  

7

南方,寂寞铁道

  If you are a train aficionado, you cannot miss On the Train—it captures from the birth to the last moment of the railway, 98.2 kilometers long and opened in 1992, crossing southern Taiwan. The virtue of this film lies in meeting the people who have been involved with this railway and having them rewrite the history of trains through their mouth. The film diligently collects the...

我们这样拍电影
正片

2015  

10

我们这样拍电影

  《白鴿計畫:台灣新電影二十年》蕭菊貞受釜山影展20週年特別企劃「紀錄片系列專題—亞洲電影的力量」之託,拍攝本片紀錄自台片票房復興,台灣電影工作者所面臨的困難,藉由一段段與台灣導演的訪談,爬梳台灣電影中所反映的社會脈動以及「國族認同」議題。
  透過訪問導演、製片等電影各界人士,形塑出現今台灣電影的嶄新樣貌,更一窺電影從業人員對於電影的肺腑之言。另一方面,隨時代演變,觀眾對於台灣的想像日漸擴展,這片土地的觀眾似乎湧起一股渴求,希望看到與自身環境及土地相互連結的電影。對於這股新趨勢,身處新世代的導演們又將會如何應對?

第3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
最新更新

2000  

6

第3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

  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是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办的电影奖项。
  第37届金马奖共有63部影片报名,10部影片获奖。《卧虎藏龙》获得最佳影片奖,杜琪峰凭借《枪火》获得最佳导演奖,吴镇宇凭借《枪火》获得影帝,张曼玉凭借《花样年华》获得影后。
  2000年12月2日,该届金马奖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主持人是陶晶莹、冯德伦、吴奇隆。

血染的青春-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事件

正片

2

血染的青春-五零年代白色恐怖事件

  萧菊贞(1972年4月14日-),祖籍中国湖南,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曾任记者、纪录片导演。作品以报道为主,描写生动、文字热情。1999/2000连续两年得到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对台湾的纪录片风潮起了带动作用。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新新闻周刊记者。
  学生时代开始拍摄纪录片,曾获得金带奖、金穗奖、金马奖等。
  1999年与鸿鸿、魏德圣、郑文堂等人一同创办纯16影展。
  影片作品
  1994 《博盛,这孩子》获1994年金穗奖纪录片优等、1994年金带奖纪录片评审团奖
  1996 《端午》、《阳光爱情》获1997年金穗奖最佳纪录片
  1997 《火鹤》获1998年金穗奖纪录片优等
  1998 《不可信之事实》1998年参与女性影展放映之实验剧情片
  1999 《红叶传奇》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入围日本山形纪录片影展、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影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