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维” 共找到 “4” 个相关影视

廢墟情報局
正片

2015  

3

廢墟情報局

  《廢墟情報局》是在回莫村的情報局遺址所拍攝而成,情報局原有的房舍已經拆除,現今只遺留下地基,並且由泰國陸軍所管轄。藝術家邀請了目前仍居住在這個區域的情報局老兵參與拍攝,並以此地基作為一個舞台,演出泰國的傳統木偶表演。此外也邀請擔任情報員 39 年的老情報員(同時也是自強之家院長)錄製這部影片的旁白,同時在錄音室錄製旁白的過程也成為了影片的一個部分。
  影片從情報局地基上的木偶劇團表演開始,操偶師頭戴黑色面具並身著黑衣在進行這場表演。而旁白述說著一個遠古的傳說,關於猴子將軍哈努曼(Hanuman)拯救軍隊的故事。這是流傳於東南亞各國的經典神話,在神話中,哈努曼帶領軍隊作戰,最終協助王子回到他當初被驅逐的王國。
  旁白描述著這個故事的同時,畫面切換到了錄音室,老情報員正在錄製這段旁白,他看著巨大的投影,一面說著遠古的傳說,一面描述著自己的真實經歷以及這些老兵...

和平島故事
正片

2008  

5

和平島故事

  作品《和平島故事》拍攝的地點是位在基隆和平島的造船廠,這座造船廠有88年的歷史,日據時代期間是日本**國境內最南端的軍事造船廠,主要支持日本的南進政策,而日本**撤退後,這座造船廠在台灣的經濟起飛中又佔有關鍵位置,於是它高度壓縮了從二次大戰至今的時空,同時也反映了地方及其認同如何根著於歷史,國族**熱衷於將認同感跟植於國族來自何方,以及前往何處的歷史故事,為了支撐這些故事發展了繁複的傳統並不斷的創造神話,於是拍攝造船廠這真實的地點,同時也是回應這個歷史的另一個面向:傳說。
  整個場景皆拍攝於和平島造船廠,藝術家邀請祖母以日文描述當時的情況(藝術家的祖母過去曾受日本教育),在敘事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人的影像,猶如一個無人的造船廠(此造船廠平日有大量的工作人員),作品聚焦在將造船廠視為一個記憶的晶體,敘事的進展則在這個前提之下。透過地方與記憶糾結的複雜性...

HuaiMoVillage
正片

2012  

5

HuaiMoVillage

  許家維的錄影和裝置構建起關於亞洲地理、歷史與文化領域的敏感視覺敘事,在密集而複雜的多重文化與歷史中,藝術家揭示了現代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根本轉變的。
  《回莫村》講述的是泰緬邊境被遺棄的軍隊所面臨的多重文化的交錯,以及不被認可的尷尬身份。生活在歷史幽魂中的人們,最終產生的是常人所不具有的歧義性。許家維此次創作計劃關注於泰國清萊回莫村的自強孤兒院,這些孤兒的產生與這個地區複雜的歷史有緊密的關係。1949年國共內戰開打,國民黨戰敗後原屬國民黨**的正規軍由雲南撤退至緬甸,原20多萬人員抵達緬甸時僅存2000餘人員。緬甸於1953年與蘇聯在聯合國控告這支部隊「入侵」,聯合國便經由泰國同意,安排這支部隊來到泰緬邊境的金三角與清萊美斯樂。在國際的壓力下,蔣介石指示這支部隊撤回台灣,但事實上則是「明撤暗留」;表面上這支部隊已解散,但私底下仍然保持戰備狀態以圖反攻。由於...

鐵甲元帥-龜島
正片

2012  

6

鐵甲元帥-龜島

  作品簡介:
  許家維的錄像裝置新作所表陳的主軸環繞在一座小島,該島位於台灣海峽上的馬祖外海。此作涉及這島嶼的歷史。在清朝,這座島上有間小廟。當蔣介石撤退到台灣後,小廟被拆解遷移至鄰近一作更大的島嶼,其原址上則建造了一座碉堡。現在,碉堡荒廢頹圮,島嶼的所有權也再度被轉讓到原本的廟方手上。這座島嶼受當地一位青蛙神明「鐵甲元帥」管轄。祂原本駐紮在中國五夷山上的廟中。當文化大革命毀了那座廟後,祂就被流放到了馬祖。
  在許家維的作品中,這座島嶼被當作是舞台。藝術家運用電影製作的「綠幕」技術(一種拍攝期間使用的替代背景,而後在後製過程中以其他背景合成取代),將虛擬的小廟重新放回島上,卻隨著攝影機緩緩地拉遠而揭露這蒙太奇手法,讓設置在島上的綠幕一目了然。如此的寫景手法構成了一項表演場景,其中,一位當地的老人唱著流傳於福建南方的民俗歌謠。據說,這是鐵甲元帥在閒暇之餘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