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石” 共找到 “14” 个相关影视

柏油路上的战争
已更新至8集

1988  

8

柏油路上的战争

  八一电影制片厂与北京市交通委共同摄制的交通安全电视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全体演员出演。

长城向南延伸
已更新至3集

1990  

1

长城向南延伸

  阮若琳(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这部戏不是一般的戏,它不仅付出了血汗,而且也应该说是用生命拍摄的。我的一个好战友金乃千同志就在拍摄的回程中牺牲了。整个这部戏,特别是后边部分,看起来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弘扬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我们的斗志。 仲呈样(《中外电视》杂志社副主编):在屏幕上看到这样的好片子,让我深受教育,非常激动。第一个强烈的感受,我觉得这部戏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方向,实际上就是毛主席的文艺方向。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就讲到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究竟是什么。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社会主义文艺归根到底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鼓中华民族的志气,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素质服务。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传播媒介,它的渗透力之强,覆盖面之宽,传播信息之迅速,都是其他艺术样式无法替代的。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都有机会到南...

新航线
正片

1976  

1

新航线

  1976年夏,长春电影制片厂投拍故事片《新航线》。该片反映了新中国女船长的成长过程。导演朱文顺,摄影舒笑言,制片主任刘力,剧组支部书记汪文璇,道具员苏云鹏、胡昶。主要演员有施建岚、郑在石、徐光明等。朱文顺还把长影演员剧团里新招来还没上戏的新学员们都调来当水手,女学员有赵雅珉和崔慕燕,男学员有郭碧川、尹福文、姜瑞林、林强等。9月22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开拍。10月粉碎“四人帮”后,10月20日起在青岛拍摄外景。10月27日回到上海。11月初,上海海运局揭发“四人帮”曾插手该局女船长上船事。11月11日,鉴于本片剧本原型的几位女船长与“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爪牙有说不清的关系,长影厂决定本片停止拍摄,全剧组放假。11月20日剧组结束了在上海的工作。(胡昶,1976年10月:跟朱文顺导演在上海拍片,电影文学2011年第2期)

张露萍
已更新至8集

1983  

10

张露萍

  主要描写1939年秋,重庆地下党员张露萍、冯传庆、张蔚林等同志在敌人心脏中,进行艰苦斗争。为党和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战地之星
正片

1983  

8

战地之星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经过五次大的战役,骄横的美国鬼子终于座在了谈判桌上。女大学生白露(盖小玲 饰)奉命展开英语广播,以瓦解其军心。刚到前沿阵地,连长杨福生(冯恩鹤 饰)认为战场的残酷环境白露适应不了,白露深感委屈,在全连的欢迎晚会上,她得到战士们的欢迎。一曲《美丽的流星》开始了阵地上首次播音,敌方阵地上空回荡着白露的声音,美军士兵了解到战争的真相,顿生思乡之情。美军上尉(徐亚洲 饰)气极败坏,下令用炮火轰击我广播站,白露不顾个人安危,用身体护着机器,坚持播音。她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更加认识到战争的残酷......

贺龙军长
正片

1983  

4

贺龙军长

  1927年7月,率军北伐的贺龙在河南打败了张作霖的部队,取得了临颖大捷。武汉国民**主席汪精卫与蒋介石暗中勾结,强令贺龙返回武汉,为笼络军心,委任贺龙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随即,汪精卫策划二十军童怀才部叛变,贺龙不顾《国民日报》随军纪者白莹劝阻,冒着枪林弹雨,策马前往,平息了这场哗变。贺龙从士兵口中知道,汪精卫已偷放了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人山田。他赶往码头,堵截货船,用计抓住了藏在煤堆中的山田。汪精卫又指使武汉绅士名流重金收买贺龙,"鸿运楼"上,贺龙当着他们的面,把价值连城的珠宝尽数抛入湖中,使豪绅们心惊胆战。汪精卫一面高喊"东征讨蒋",一面暗中收缴工人武装枪支,逮捕屠杀工农群众。贺龙当面义正词严地怒斥汪精卫的反革命行为。汪精卫理屈词穷,用调虎离山之计调贺龙部队东征。贺龙将计就计,以设豆腐宴转移了**两湖省委领导同志。在宴会厅上,贺龙下令收缴...

特急警报333
正片

1983  

5

特急警报333

  1982年夏天,一场巨大的洪灾威胁着嘉陵县城。县委书记郑驰在参加了省防汛指挥部的会议后,驱车赶回。据预报洪水将在24小时涨到标高308米,但没想到洪水提前十几个小时到达了。郑
  驰冒着瓢泼大雨,奔向全城最低的北巷子。急流顺着巷道涌来,青年突击队长秀妹子用木筏往返接送群众。洪水已淹到江边临时指挥部,县长方盛禹正在值班,紧急的情况不断出现,一位农民报告说太平坝已被全部淹没。方盛禹急乘201轮去太平坝救灾民。这里已是一片汪洋,灾民不断地被救上船,人员大大超载,随时可能沉没。船长陈光要求靠船头的人先下去,下趟再接,但没人肯动。方盛禹的妻子抱着女儿莲莲在船上,她们带头走了下去,201轮急速离去,远处站满灾民的房屋忽然倒塌,激流卷走了莲莲。郑驰赶到水文站,指定邓晓娴为临时负责人,要求准确及时地向指挥部报告水情。军民们在夜色中紧张地抢救。忽然停电了,人群陷入一片混乱...

大宋文豪
已更新至30集

2011  

1

大宋文豪

  这部剧讲述的是大宋文豪苏轼出任徐州太守时的一段人们耳熟能详、但其中很多又是鲜为人知的故事。 公元1069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二年,翰林学士苏轼学因置舟载父遗体入川居丧守制三年回京任职,正遇王安石在神宗赵顼的支持下,暴风骤雨般地推行了以“青苗法”、“均输法”为核心的九项新法。这九项新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 苏轼多次上书皇上,坦陈变法利弊,由于得不到皇上的支持和遭到权臣的陷害,熙宁四年,他被贬出京城,左迁杭州通判。从此,苏轼开始了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的地方官的生活。 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经过杭州通判、密州太守的近六年与民同甘共苦、为民清廉勤政的清苦生活之后,改知徐州,出任徐州太守。苏轼一生豁达乐观的性格,使他虽处江湖之远,但初衷不改,豪放如初,潇洒依旧。 苏轼任徐州太守期间,在带领全城百姓抗洪救灾的同时,智斗不法粮商,巧惩豪强劣绅,坚持...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

正片

1996  

6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

  解放战争时。面对国民党**拒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毛主席(古月 饰)向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吕晓禾 饰)下达了进军西北的作战命令。由于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西北守敌己成瓮中之鳖,胡宗南(杜雨露 饰)、马步芳(李龙吟 饰)、马鸿逵(阎雨生 饰)之间又各自为一已之私考虑,军心涣散。咸阳保卫战后,彭德怀组织主力围歼胡宗南部,经激战三昼夜,胡匪全军覆灭。“二马”惶惶不可终日,决心孤注一掷,在兰州城外与我西北野战军决战。战役开始,马匪仰仗坚固工事,居高临下,给我攻城部队带来很大困难。彭德怀审时度势,组织部队抢占致高点,用猛烈炮火轰击敌阵地。不日,兰州解放。国民党陶峙岳部新疆省主席宣布起义......

两个小八路
正片

1978  

7

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大兴和小武分别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下来。一天,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去侦察敌情,大兴巧妙地钻进敌人据点, 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为保护情报,老范英勇牺牲,老靳为掩护两个小八路也被捕。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三岛中队受到我军歼灭性的打击。在解放刘集时,凶残的三岛被两个小八路击毙。大兴和小武又雄赳赳地行进在八路军的队伍中。

共和国不会忘记

正片

1988  

8

共和国不会忘记

  华江钢铁公司原是一家地处川滇交界的国家钢铁骨干企业,曾在1960年代创造了生产上的奇迹,但走到1979年已举步维艰,许多职工一心调走。危难之时,总经理田耕(翟俊杰)许诺不久的将来会让华钢旧貌换新颜。随后,他与党委书记肖沛成(黄凯)及做了他大半辈子坚实后盾的总经济师仲天文(郑在石)商议,向国务院递呈了华钢承包责任制方案,承诺会在头年上缴5千万利润的基础上,逐年向**上缴递增7%的利润,获批准。
  田耕的改革大刀阔斧却略带专横:得知看重的已婚年轻人蓝雨濛(唐国强)与助理工程师冯璐(王姬)“沉溺”于儿女情长时,他不问青红将鸳鸯棒打后任蓝作副总经理;甚至希望音乐前程一片大好的女儿嫒媛将来也回华钢工作,但媛媛决定完成母亲江静雯(穆宁)未竟的事业——江静雯原本也可在音乐上有很大作为,却为了田耕将事业放弃。
  为了完成6年内将利润翻一番的目标,田耕再向国务院递交同国际...

怒吼吧!黄河

1979  

5

怒吼吧!黄河

  1975年,阴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正在黄河岸边干校劳动的何丹,突然接到调她回京的指示。何丹的归来,使大家很高兴。女儿小奚的男朋友、何丹的学生肖雨迟也赶来聚会。但当何丹从女儿口中得知他放弃大提琴,参加了文化部"初澜"写作班子时,心中十分不安。何丹原是乐团的负责人,这次被调回来,现任的领导刘亮向她下达的任务竟是要她写一篇批判《黄河大合唱》的文章,何丹断然拒绝。深夜,何丹的老战友,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王振魁来到何家,他带来了总理对何丹的问候,何丹深受鼓舞。她鼓励乐团老指挥周炎重新拿起指挥棒参加演出,热情辅导以雷大龙为首的工人业余演出队排演《黄河大合唱》。何丹的这些活动,引起"四人帮"在文化部的代理人--部长的注意和恐慌。他们一面秘密绑架了雷大龙,一面收买利欲熏心的肖雨迟。何丹母女发现肖雨迟带着写好的攻击周总理的文章要以何丹的名义发表,又得悉是他出卖了雷大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