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志” 共找到 “7” 个相关影视

幸福备忘录
正片

2003  

9

幸福备忘录

  非主流電影。台灣紀錄片,片長45分鍾,完成於2003年,導演爲陳俊志,曾參加2003台北電影節。
  這是同志導演陳俊志繼《美麗少年》後推出的紀錄片作品,呈現台灣第一對公開擧行同性戀婚禮的許佑生、葛瑞,以及女同志湯姆和漢娜的家庭故事。透過兩對男女同志的婚姻故事,辯證出同志感情的複雜度與感情本質的殘酷性。

无偶之家,往事之城
正片

2005  

3

无偶之家,往事之城

  警花是个警察男同志,一辈子寻觅真爱,属于‘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那一型的。警花在汉士三温暖钓到了老公,找到真爱,不料出现了悲剧性的逆转,男人得癌症死了。汉士三温暖余老板余夫人和蒋姨这群老姊妹想尽一切办法帮警花。另一对同志伴侣是种生和怡谋。种生因病过世后,家人约略知道怡谋和种生的关系,并不说破,整个出殡仪式,怡谋的身份是种生的‘义弟’。怡谋十分感谢他的家人,他因此得以手捧种生的骨灰坛,扶旗招魂。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正片

2019  

9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以社會運動和紀錄片聞名的陳俊志導演,2011年出版《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一書,以同性戀長子的眼光,用盡氣力血淚書寫自身和家族的流散,震撼文壇。於2018年末離世的陳俊志,留下這部從未公映的同名紀錄片《台北爸爸,紐約媽媽(未完成)》,嚴格說來並未完成,受限素材畫質不佳,但已看得出結構與企圖。影片藉由陳俊志和金馬影后楊貴媚朗讀的聲音演出貫穿,連結起父母手足的現身說法、家人別離,以及和早逝姊姊的摯友悲喜重逢,相較原書中的情海翻騰,更側重於家族私史,也感謝陳俊志家人同意本片在金馬影展紀念首映。

美丽少年
正片

2000  

3

美丽少年

  摩根從國中開始就以為自己會得AIDS死掉,抱定主意十年後若沒死,才要對好友透露心中「阿弟的秘密」。俊美的小羽出國前最擔憂的是和小男朋友不確定的未來。十九歲的小炳最讓他哥哥心疼的是,國中那三年小炳常常自己躲在房間,用錄音機錄下啊啊苦悶的吼聲,為一份說不出口的愛。透過三個青少年同志生命史的真實紀錄,我們也聽見來自社會角落的邊緣發聲。
  導演的話
  我在鏡頭裡充滿憐愛地看著這群美麗的性異議小王子們。由於他們的勇敢發聲,在台北城的各個同志情慾地景,留下的不再是文本虛構的,不再是學術偷渡的,而是他們用真實生命詮釋的,同志族裔田野史上難得的,青春活力的一頁。

2007影像詩思念繼續跳舞
正片

2007  

1

2007影像詩思念繼續跳舞

  公視「紀錄觀點」繼2003推出影像詩後,今年再度推出【2007影像詩】。【影像詩】由資深製作人馮賢賢策畫,集結吳米森、曾文珍、朱賢哲、侯季然、陳俊志等五位備受國內外各大影展矚目的新銳導演各自與詩人合作,以十分鐘影像表達出詩句的意境,是一項深具實驗和挑戰性的跨界嘗試。本片獲台北電影節之邀,將在全球華人觀摩單元中放映,目前影展售票已銷售一空。再次展現五位導演聯手拼創意、飆人氣的驚人實力!
  有趣的是,五位導演在拍攝過程中,不但紛紛摩拳擦掌、絞盡腦汁,而彼此間也不斷偷偷探詢對方的拍攝內容,大家形成一種彼此合作又相互車拼的好玩景象。另外,五位導演也是在誠品的記者會上,才第一次看他其他人的作品,又是一大驚喜。
  導演「吳米森」拍攝的影像詩「思念」,是五位導演中唯一沒有使用詩人詩作的作品。文本內容是他多年前,在給學生的課堂作業裡看見的感人故事。他將學生母親遭土石流活...

NotSimplyaWeddingBanquet
正片

1997  

10

NotSimplyaWeddingBanquet

  為陳俊志的第一部紀錄片,與陳明秀合導;紀錄1996年同志作家許佑生與烏拉圭裔美籍的葛
  瑞,從偶遇的異國戀情,到託付終生,到舉辦公開婚禮為同志發聲的過程。這是全亞洲第一個
  華人同志婚禮,不只是台灣同志運動的重要里程碑,也受到當時全球同志運動圈關注。1998年
  的「不只是喜宴抗議新聞局事件」還促成了「國產錄影節目帶參加國際影展輔導要點」於1999
  年通過實施。

沿海岸线征友
正片

2007  

4

沿海岸线征友

  2007年,台湾公视诚邀五位纪录片导演分别以一首诗为灵感拍摄短片拼成一部《2007影像诗》,本片是根据鲸向海诗集《通缉犯》、《精神病院》诗句而来的其中一单元,诗化剧情(影像)则依托曾轰动台湾的将近百名男同志摇头轰趴的劲爆新闻。
  都市美少男小海(吴慷仁)游走在清醒与迷乱的界线边缘,沿海岸线,他拿自己年轻诱人的身体作资本,在不同“友人”(周孝安等)的怀抱获取短暂温暖,对于下一刻身处哪里落脚点又在哪里,他与许许多多有心无力最终只贪一时之欢的男同志一样,不知也不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