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共找到 “26” 个相关影视

随想曲
正片

1969  

5

随想曲

  An unrestrained phantasmagoria from Italy's Carmelo Ben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defiantly idiosyncratic filmmakers. It may not be his best work, but it is quite representative: vulgar, hysterical and like nothing else.
  space
  
  The Package
  The multi-talented Carmelo Bene seems to be better known, at least in his native Italy, for his novels and plays than for his filmmaking. Th...

弗拉基米尔和罗莎
正片

1971  

5

弗拉基米尔和罗莎

  A fre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Eight where Judge Hoffman, now Judge Himmler, scribbles his notes on Playboys, where the defendants portray figur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where Godard and Gorin, playing Lenin and Karl Rosa, discuss politics and cinema.
  源自:

男人的种子
正片

1969  

3

男人的种子

  一场世纪瘟疫过后,地球上的人口骤减至可怕的少数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一对夫妇,他们为生孩子的事情争论不休……

美国回老家
正片

1994  

5

美国回老家

  《那个时代的男孩女孩》青春电视系列片中的一部。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十四岁的女孩马丁娜一直想告别处女身份,而母亲则要她的哥哥管着她。经过一个晚上,她没有实现愿望,倒是朋友马琳和她的哥哥一起度过了整个晚上。剧情看似与片名没关系,但内容上蕴含了对美国文化在法国造成负面影响的不满情绪。

秘密的孩子
正片

1982  

10

秘密的孩子

  让(Henri de Maublanc 饰)是一名小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一次偶然之中,他邂逅了名为艾丽(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Anne Wiazemsky 饰)的女演员。艾丽的性感和风情很快就吸引了风流倜傥的让,两人之间发生了一段露水情缘。之后,让和艾丽正式走到了一起。
  艾丽告诉让,自己有一个名叫斯万(Christian Aaron Boulogne 饰)儿子,让接纳了斯万的存在,三人试图去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都看似十分的美好,可让的内心里却总有一种不安挥之不去。艾丽的剧团要进行世界巡演,因此艾丽和让不得不开始分居的生活,正是这种日子令让的精神开始濒临崩溃的边缘。

她在阳光下度过的岁月

正片

1985  

7

她在阳光下度过的岁月

  精彩的实验影片。表面上影片开始是在讲述一对面临分手的年轻男女;渐渐地故事情节也分崩离析。很快,影片导演亲自站到摄影机前,故事发展为“片中片”;然后引入其他导演来挽救这部影片:香特尔·阿克曼与雅克·杜瓦隆。经过两小时的“雾里看花”观众自己会判断出究竟导演们能否成功“挽救”这部影片。

驴子巴特萨
已完结

1966  

1

驴子巴特萨

  电影史上极其异类的电影.
  全片的主角竟是一头驴。透过驴的眼睛,冷冷地注视着这个世界。驴在不同人的手中被虐待、被贩卖,最终被杀,透露出来的却是同样的主题。

一切安好

正片

1972  

7

一切安好

  影片涉及的是一对从事传媒业的知识分子的感情生活和发生在1972年五月的一家香肠制造厂的罢工事件,他们和工厂经理一起被工人堵在办公室里两天两夜。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经理、***工会代表、"新左翼"领导人、普通工人讲述他们的见解;看到工厂的作业流程;看到蒙当拍摄广告的工作,听到他讲述自己从68年起的经历和失落;看到方达作为美国广播公司驻法国代表的播音工作,也听到她的失败和烦躁;看到青年激进分子的一次超市抢劫和警察的暴力镇压;看到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标准像";也看到蒙当和方达共同生活中的争吵与困境。甚至他们的爱情生活也构成了时代的转喻:二人相识相爱于68年五月时对一次罢工的参与,又在72年五月的这次罢工中发现个人生活的破裂。总的来说,这是在"六十年代之终结"之后的西方社会中,对知识分子的个人生活和时代社会的整体状况的一次双重书写,是对参与的无能和表达与再...

中国姑娘

1967  

6

中国姑娘

  60年代下半期的某一天。巴黎某区。银行家的女儿维络尼卡在一位已同双亲外出度假的女友处借来的住宅里,召开“马列主义***”支部会议。房里堆放着一大批小红皮书,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些手写的***语录。在从北京传来的无线电广播声中,维洛尼卡宣布支部正式成立,并以“阿登-阿拉维亚”的命名,以纪念被法国***开除出党的这一同名小说的作者波尔·尼赞。支部成员包括青年演员吉罗姆、女佣人伊沃娜、画家基里洛夫和大学生亨利。维洛尼卡给支部规定的任务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正值此时,原先缺席的亨利走了进来。他血流满面,是在巴黎大学同法共党员们进行关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辩论时被打伤的。这使维洛尼卡更有理由宣布她的“路线”的正确性,即不仅不与法国***为伍,而且视其为主要敌人……
  导演戈达尔醉心于宣扬***主义,他的这部机敏的讽刺作品激怒了循规蹈矩的批评家。戈达尔当时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