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麟” 共找到 “82” 个相关影视

清宫秘史
已完结

1948  

6

清宫秘史

  清光绪年间,山河动荡,外忧内患,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一线间。光绪皇帝(舒适 饰)当朝,却因慈禧太后(唐若青 饰)垂帘听政,身不由己,宛如傀儡一般。户部尚书翁同龢习光绪学经解义,并灌输启蒙思想,使光绪萌发变法之心;而光绪宠妃珍妃(周璇 饰)亦每日存下银两,以作军资。
  甲午惨败,翁同龢开缺回乡,临别前向光绪举荐康有为。戊戌年(1898年),光绪与维新派展开变法,却受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抵制,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太后一方定下计谋,企图借天津阅兵之际废掉光绪;而维新一派亦相时而动,派出袁世凯(罗维 饰)刺杀荣禄,围执太后……

恋爱与义务
正片

1931  

8

恋爱与义务

  杨乃凡(阮玲玉 饰)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千金大小姐,却爱上了一文不名的普通大学生李祖义。这段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在家族的压力之下,杨乃凡离开了李祖义,嫁给了名为黄大任的男子,并且生下了两个孩子。
  一次偶然中,杨乃凡和李祖义重逢了,意外的邂逅让两人心中并没有完全熄灭的爱情的火苗死灰复燃,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杨乃凡抛弃了家庭,决定和李祖义私奔。私奔后的两人在乡间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然而盘缠很快就见了底,李祖义不得不搬回了城里,想要寻找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然而,这是何等的不易,最终,李祖义在郁郁寡欢中离世了。

返魂香
正片

1941  

2

返魂香

  石挥饰演警察,电影处女作

野玫瑰
正片

1959  

9

野玫瑰

  钱家两位少爷争娶花农女儿张玫瑰, 瑰父母贪财, 分别收下二人聘礼, 而钱老爷竟也威逼纳瑰为妾. 幸钱家僕人暗请钱太太到来, 钱慌忙改作证婚人, 让瑰与爱人李阿强结婚.

博爱
正片

1942  

8

博爱

  老翁惠群(梅熹饰),乐善好施,邻里敬其德行,集资镌刻“博爱”匾额相赠。时老翁正编著《博爱》书稿,乃请邻里各叙所见所闻,以充实书稿内容:
  (1)人类之爱:某年农村荒旱,有兄妹二人(舒适、陈燕燕饰)随老母逃荒至上海,无奈有钱亲戚不肯收留。正绝望间,遇穷乡友阿唐典衣相留,并帮助寻找工作。后阿唐失业,幸有难民收容所及时收容,两家人免遭饥寒之苦。
  (2)儿童之爱:女孩阿雪(陈云裳饰)无钱入学,常带领众贫儿爬到学校花棚上偷听老师讲课。一天棚塌,众儿坠地,老校董受感动,将学校改为平民义务学校,广收贫穷儿童入学。
  (3)乡里之爱:李玉堂(杨志卿饰)偕女儿(陈娟娟饰)夜归,避雨破庙中。忽一僵尸出现,欲劫玉堂衣物。父女俩骇得魂不附体。适一小贩亦躲雨至,见状奔告村人,众惧。青年大雄(高占非饰)挺身往救,制服僵尸,原来系一越狱逃犯所扮。
  (4)同情之爱:两贼(殷秀岑、韩兰根...

金屋梦
正片

1959  

5

金屋梦

  故事梗概:
  康君超一向老实,与妻子育有三女,一家乐也融融。超却受緃情声色的同事李志祥感染,追求女侍应阿梅。其实梅已婚,丈夫金生因工受伤,为生计任职侍应。超时常赠金钱接济梅,梅视超为长辈而已。超对妻坦言欲纳梅为妾,妻不允,超感不快。女儿大宝及二宝得知此事,往找祥,责祥不该引其父入歧途。超得知此事,大怒并离家而去。大宝二宝往找梅,生得知此事,误会梅不守妇道,怒斥梅。超刚巧到访,听到梅向丈夫表白心声,方知真相,感羞愧,亦觉以往不是。超碰壁后眼见妻女伤透了心,终醒悟过来,遂回家求妻原谅。途经祥家,惊闻李妻因夫变心自杀。超更感歉疚,快步回家求妻宽恕,一家重聚天伦。 韩瑛首部电影作品。
  又名: 歧路 / 小康之家
  更多外文片名:
  A Well-to-Do Family.....(Hong Kong: English title)
  The Three Pearls...

雷雨

正片

1961  

1

雷雨

  朱石麟親自改編曹禺名劇,令人擊節讚賞。原著在一夜之間揭發廿多年前周樸園(鮑方)拋棄為他生下兩個孩子的侍萍(龔秋霞),結果禍延後代,以致家散人亡。朱氏提煉了原著幾場重頭戲,在時空上加以調動,令鋪排更有層次,亦避免拖沓的憶述;加上明快俐落的節奏,可謂劇力萬鈞。寬敞堂皇的周公館場景,調度與構圖都細緻可觀;生趣盎然的花園則為周氏第二代的愛情平添浪漫。電影、戲劇造詣同樣深湛的鮑方、姜明、龔秋霞、裘萍,與優秀的編導技巧產生奇妙的化學作用,誠為難得的佳作。

中秋月
正片

1953  

8

中秋月

  中秋本是團圓的日子,在經濟壓力及功利社會中,小市民過節卻如過關。小白領陳明兒(韓非)既要從俗送禮給上司及富有的親戚,又要應付一家四口的過節花費,在重重壓力下奔波勞碌。陳在中秋月下獨行歸家,難得安靜的一刻,卻滲透淡淡哀愁。電影以寫實筆觸探討問題,真摯的情感表現與緊密的故事結構,讓觀眾對主人翁的困境身同感受。朱石麟以一貫溫和敦厚的調子,對傳統習俗、階級觀念及勢利社會作出不慍不火的批判,絕對是他最成功作品之一。